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9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705篇
林业   868篇
农学   685篇
基础科学   1084篇
  856篇
综合类   3776篇
农作物   421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1848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35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试验的成本效率和品种选择效率。本研究分析了2010—2019年期间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设置的合理性,依据小麦品种试验的信噪比和遗传力水平随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1)北部冬麦区小麦单点试验的遗传力平均达到0.87,需要的重复次数平均值仅为1.4,说明3次重复可以充分保证试验精确度的需求。(2)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达到0.75的遗传力水平时,需要的试点数量分别为11个和13个,目前有效试点数量分别约为11个和8个,分别达到0.75和0.60的遗传力水平。(3)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对品种的审定和应用十分重要,而每年都可能有少数试验点因为各种异常情况而报废,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按H=0.75的水平需求安排试验点数量和重复次数,即重复次数可保持当前的3次;水地组的试点数量可保持在11个左右;旱地组可将试点增加到13个;如要将遗传力提高到0.80的水平,则需约16个试点。  相似文献   
102.
西沙群岛草海桐链格孢叶斑病发生普遍,前期笔者鉴定了该病的病原菌为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为进一步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长柄链格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苯醚甲环唑等13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该菌菌落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PDA),其次是马铃薯蔗糖固体培养基(PSA);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生长pH为5.0~7.0,最适pH为6.0;最佳碳源为蔗糖,而果糖不利于菌落生长;最佳氮源为甘氨酸,而尿素不利于菌落生长;光照时间对菌落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0.15 μg/mL,其次是氟硅唑乳油、己唑醇悬浮剂和戊菌唑乳油,其EC50值分别为0.37、0.44和0.51 μg/mL,嘧菌酯悬浮剂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值均大于3000 μg/mL。  相似文献   
103.
陈清远 《绿色科技》2020,(3):125-126,130
进行了青钱柳红豆杉混交林、纯林造林技术试验。经过3年经营管理,对林木生长量进行了调查,幼林林木生长良好。结果显示:青钱柳红豆杉混交林幼林林木生长量,比青钱柳、红豆杉纯林幼林林木树高大于2.89%、29.66%,平均胸径粗于17.07%、23.08%,平均树冠宽于6.02%、19.72%。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针对4个香菇主栽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品种。[方法]通对过韩香1号、釜山1号、香菇VED与L808等4个香菇品种间的对比试验和DUS测试,获取各品种菌丝生长速度和性状特征的差异,并对其产量进行比较。[结果]香菇VED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釜山1号菌丝生长速度最慢;品种间性状对比DUS测试结果,釜山1号同L8082个品种的母种菌丝生活力差异较大,但其子实体各性状指标均比较接近;前三潮菇产量对比试验,L808品种产量最高。[结论]可为香菇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对百香果进行扦插试验研究,明确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关键因素,优化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为百香果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分析插穗茎段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3个因素对百香果扦插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排队评分和公式评分法对扦插成活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优化出百香果扦插繁殖的最佳处理组合。插穗部位对百香果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最大,NAA浓度和扦插基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根数、平均根粗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扦插基质、NAA浓度,对平均根长、新生蔓长、新生叶片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插穗部位、NAA浓度、扦插基质。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插穗部位是影响百香果扦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扦插基质,而NAA浓度的影响最小。百香果扦插的最佳组合为A2B3C3处理,即以中部半木质化茎段为插穗,用300 mg/L的NAA溶液浸泡20 min,选用泥炭混合基质(泥炭:黄壤=1:1)为扦插基质时,百香果的扦插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6.
107.
5种杀虫剂超低容量液剂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我国的迁飞性重大害虫,为害玉米的心叶、生长点及雄穗等,能引起严重的损伤、烂心、授粉不良等,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产。本文评价了5种杀虫剂超低容量液剂通过低容量喷雾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原药成本下,6%甲维·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低容量液剂具有优异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5%氯虫苯甲酰胺超低容量液剂在较低的用量下(有效用量1 g/667m~2)具有良好的保叶和杀虫效果,3%呋虫胺超低容量液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基本无效,但有一定的保叶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以“苏绿2号”绿豆为原料,以产品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绿豆沙的配方。结果表明,“苏绿2号”绿豆沙最优配方为:以绿豆质量为基准(100%),绵白糖添加量40%,玉米油添加量30%,面粉添加量40%。该配方制成的绿豆沙口感细腻、色泽均匀,无明显走油现象,具有绿豆沙独特的色泽和香味。  相似文献   
109.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multiple rice cultivars, eighteen initially and eight cultivars later on, to suboptimal temperatures (ST)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laboratory and outdoo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reatment with ST decreased growth in different extents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r and affected the PSII performance, determined by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fast‐transient test,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regardles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wo groups of cultivar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e of their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group of cultivars presenting higher growths displayed optimal JIP values, and higher instantaneous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i), due to a lower Gs under ST, unlike cultivars showing lower growth values, which presented worse JIP values and could not adjust their Gs and hence their WUEi. In this work, we detected at least two cultivars with superior tolerance to ST than the cold tolerant referent Koshihikari. These cultivars could be used as parents or tolerance donors in breeding for new crop varieties. On other han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data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and outdoor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most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arameters would be useful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rice cultivars to ST outdoor.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